论自我介绍的重要性
论自我介绍的重要性
czjun真得开始维护自我介绍了
事实上不论是求职还是日后生活,自我介绍定是必不可少的,对于不同的场景拿出不同版本的自我介绍才是正确解,现在得赶紧维护第一份求职版的了😎🤡😎❤️😅😠
面经总结
通问
Q1.自我介绍
各位面试官好,我是czjun
HQ大学26届通信工程本科生
在校主要学习的是信号与系统、数电模电、通信原理等理论知识,以及单片机的简单开发等实践操作
同时,课余时间我通过三个核心项目积累了运维相关的实操能力:
第一个是个人技术博客全栈开发,我独立用阿里云 ECS 搭建 WINS 服务器,部署 Nginx 反向代理、配置 HTTPS 证书,还通过压力测试优化服务器承载能力,日均能支撑 300 + 访问,这让我熟悉了服务器部署、性能调优和安全配置;
第二个是即时通讯机器人项目,基于 OneBot 协议部署 QQ 机器人,在 Windows Server 上配置消息中转环境,用 WebSocket 保障跨平台通信稳定,还集成 OpenAPI 做智能应答,这里我练了系统调试和网络通信问题排查;
第三个是高精度 RLC 参数测量系统,基于 STM32 设计硬件电路、编写交互逻辑,完成 PCB 焊接和液晶显示调试,这段嵌入式开发经历让我更理解 “硬件 - 操作系统 - 软件” 的底层联动,对运维中 “定位系统底层问题” 很有帮助。
另外,我还担任学院办公室副主任,统筹 20 + 人团队运营校级活动,优化过活动 SOP 流程,提升了 40% 效率,这让我在沟通协调、团队协作上更有经验,也能更好地配合项目交付和客户支持工作。专业技能上,我熟练 Linux 系统管理、MySQL 备份恢复,了解 Docker 和云计算技术,这些应该能匹配岗位对 “操作系统、网络、主机技术” 的要求。
Q2
Q3.遇到过什么影响深刻的问题,如何解决的?
Q4.
针对于项目的问题
Q.部署 Nginx 反向代理是为什么有什么用
反向代理是 “替后端服务器接收用户请求、处理后再转发” 的中间层(区别于 “替用户访问外部资源” 的正向代理,比如 VPN)
一、核心作用 1:实现 “负载均衡”,避免后端服务器 “扛不住”(我就一台ECS,根本用不到)
- 若博客后期日均访问涨到 1000+,单台 ECS 服务器处理不过来,他可新增 2 台 ECS,通过 Nginx 配置 “轮询策略”—— 用户 1 的请求发给服务器 A,用户 2 发给服务器 B,用户 3 发给服务器 C,循环往复。
二、核心作用 2:隐藏后端真实地址,提升 “安全性”(我部署的真正原因)
- 用户只能看到 Nginx 反向代理服务器的 IP / 域名,看不到后端真正处理业务的服务器(你不能指望我背一串数字)
三、核心作用 3:缓存静态资源,大幅 “提升访问速度”
- 博客、官网等场景中,80% 以上的请求是静态资源(图片、CSS、JS、HTML),Nginx 可把这些资源 “缓存到自己本地”,用户下次访问时,不用再请求后端服务器,直接从 Nginx 缓存中拿,速度更快。
四、核心作用 4:简化 “运维管理”,所有配置 “一处搞定”
- 若没有 Nginx,后端多台服务器的 HTTPS 证书、访问控制、日志收集都要分别配置,运维效率低;有了 Nginx 后,这些操作可集中在 Nginx 层管理



